您的位置是:首页>>专题>>学生天地>>学习园地

青春在师大——李宁

发布时间:2013-05-25来源:资环学院

——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9级城市规划专业

 

   校广播台播音员、资环学院学生事务处理中心副主任、学院辩论队队长、班长、“国家励志奖学金”、“省环保厅环保论文征集比赛三等奖”、“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先进个人”、“校级三好学生”、“优秀学生干部”、“优秀党员”。

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带领班级喜获“邓颖超班”荣誉称号

特长爱好:主持、辩论、朗诵

座右铭:人不可以有傲气,但不可无傲骨。

初生牛犊不怕虎

高中到大学,是一个飞跃。刚来到师大,感觉什么都很新奇,对什么都感兴趣。从竞选班长、进辩论队、进广播台、参加各项活动,到担任辅导员助理为学院同学服务,都是一种叫做“不怕”、“试试”的劲头驱使我。也正是这种劲头,令我学到了很多,收获了很多。

回顾大学四年,所有参加过的活动中,我觉得我投入最多的是“辩论”。“辩论”是我的一项爱好,我对它一直情有独钟。大一刚入学的时候,我和其他有同样爱好的同学,代表班级参加学院比赛。一个多月的时间里,我们每天都讨论到10点。后来,我和班里另外三个人进了学院辩论队。学院第九教室,便成了我们的专属地盘。我们在那里一起学习,有时为一个问题吵的不可开交,但更多时候却是欢快地一起大笑。参加“思辨杯”新生辩论赛,参加科节辩论赛,跟随队里的师兄师姐纵横辩论的赛场,传递资环学院的辩论风格和理念。这一年,我很快乐。

辩论队队长

2010年我成了大二的师兄,也接过了资环辩论队队长的担子。辩题的揣摩,锻炼的进程,新老队员的协调搭配……这一年,我做了一个尝试。觉得总是灌输“辩论的胜利”不是很好,该是享受,享受辩论前的准备过程,享受辩论中思辩过程。“辩论”不该是一个负担,该是对兴趣的求索。但是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。这一年,我成长了很多,成熟了很多。

2011年我卸去了队长的担子,但是我没有脱队。用我们队里的话来说,生是辩论队的人,死是辩论队的死人。这时候,我不在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参与者,而是定位成一个观赏者。这一年,我依然充满热情。

2012年我大四了,忙着未来的生活。但是,我还是挤时间去做学院辩论赛的评委,尽可能地带动12级新生对辩论的热情。可以说,我大学四年的生活都和“辩论”有密不可分的关联。我的血液里,淌着那份思辩的淡定和激情。

广播台的经历

在辩论队里一个师兄的推荐下,我参加了校广播台的面试,成了周三文学组的播音员。我很怀念在东区广播台的日子。广播台是一个温馨欢快的地方,没有隔阂和界线。我们很自然地坐到一起聊天,说说贴己的话,八卦台里人的绯闻。在这里,我们都是好朋友。每当想起台里的点点滴滴,自己都不禁会笑出声。

我开始进的是文学组,和晓青搭档《文坛前沿》和《新书推荐》,狠狠地享受了一番文学的味道。后来辗转到了音乐组,和丹丹一起播《音随我乐》,到了大二我就退出了广播台,可是外院的搬迁让广播台失去了大量“有声”力量。于是,我这个骨灰级的人被挖了出来,做了文学组的组长,一边播音一边培养新人。现在每当下班回到学校,听到音柱里传出来的声音,总是会心一笑。

我很感谢辅导员助理这份工作。虽然很繁琐,但是很锻炼人。这一段时间,教会了我如何待人处事,教会了我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困难。

坦诚、不拘小节、注重细节

我觉得,一个组织者可以不用处处都能独当一面,但一定要懂得协调分配,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。所以我认为,一个队伍当中领导首先需要具备“团结协调”能力。其次还应该对正在做的事情宏观把握,最起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、目的是什么,自己有一个时间进程表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“全局观”。然后就是“语言表达”能力,涉及到上传和下达,能够灵活地传递信息。坦诚、不拘小节、注重细节。我就是靠这三个词,来处理各种关系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90华里感恩之旅

   实践和比赛,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很重要。我们最终要走向社会,大学便是一个过渡期。刚到大学,我们或许并没有勇气去投入社会,去体会社会。所以,大学就为我们准备了这些活动,让我们来适应,来锻炼。当然,如果大一就想做兼职,那也是不错的锻炼。

偶像:周恩来

把周总理作为自己的偶像,是因为他“亲民、爱民”、“无私奉献”。我记得小学时学过一篇文章,叫《十里长街送总理》,当时并不理解。初中时学了历史,高中时又四处找资料了解周总理生活的点滴,很感动,很震撼,真正体会到了他的伟大。周总理最吸引我的是他的“平易近人”和“全局观”。我一直在努力学习,他算是间接塑造了我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事的方式。我很感谢。